2014 北海道露營車 Day 0 日本的露營文化與特色

IMAG0777在成功進行紐西蘭北島露營車旅行後,我們一直在考慮其他的露營地點。最後我們選擇了日本北海道作為第二次海外露營車旅行的地點。

九月其實是個不錯的時點,抓住了夏天的尾巴,富良野的薰衣草尚未結束,也提前享受深秋紅葉,層雲峽的紅葉在黑岳已經染紅山頂。

重點是,所有的景點都不會人擠人。

[圖] 層雲峽黑岳覽車的紅葉
IMAG0865[圖]富良野的富田農場
IMAG0729

[圖] 摩周湖和琴半島
IMAG1056

[圖] 我們租的車 Toyota Hiace VCK (車床展開後)
IMAG1204

總的來說,北海道或者說是日本的露營文化,跟紐西蘭有很大的不同,這個我們也是到當地才慢慢了解。

我個人覺得可以歸納成下面幾點:

1. 露營區的規劃

紐西蘭的露營地都是私人的,然後他們會加入類似 TOP10之類的聯盟。由於露營車旅行風氣盛行,營地的露營車車位很多,整個營地也大多數是露營車。日本則是以搭帳篷為主,分為Free Site跟Private Site兩種,前者通常是共用一片大草地(沒有電),汽車必須停在停車場,後者則是汽車的旁邊就是營地(有電)。

[圖] Private Site
IMAG0682

一般來說,沒有特別給露營車的位置,露營車一般來說是用Private Site,所以露營車使用時,旁邊會有一片草地,如果沒有搭客廳帳或帳篷,會讓人感覺有點可惜。

[圖] 水電設施
IMAG0676

在經營者來說,日本則大多數為公園附設的露營場,屬於公立性質。公立不代表品質比較差,相反的,著名的場地例如富良野的日之出公園,其規模與服務品質也不輸給紐西蘭,尤其是廁所的清潔(有一天我真的看到一個阿姨跪在小便斗旁邊仔細的擦拭)與草地的保養。洗菜台,甚至烤肉台也一應具全。

[圖] 露營場管理處
IMAG0918

[圖] Free Site 用的洗菜台
IMAG0680

[圖] 烤肉台
IMAG0938

但因為是公立,服務人員屬於上下班性質,不是每個營地都有紐西蘭營地主人24H在地服務,進駐時間時要特別注意。

2. 與溫泉旅行的結合

日本的露營場洗浴設施很乾淨,但是基本上日本人比較喜歡去附近的溫泉澡堂洗澡。舉例來說,在可以容納超過百頂帳篷的道立鄂霍次克公園露營場,竟然只有八間浴室。而服務人員在說明營地設施時,也會主動介紹附近的溫泉。

在了解這點後,我們基本上也盡量在溫泉打發洗浴的需求。據說,日本在戰後很多人家裡沒有浴室,必須每天到公共澡堂洗澡,而這個方式現今還是很流行。我們每次去公共澡堂都發現很多車在停車場,每個澡堂生意都很好。常常看到爸爸帶著小孩一起去洗澡。

[圖]千歲的公共澡堂
IMAG1159

澡堂的費用也不貴,不提供毛巾牙刷的價格也在500~600日圓,裡頭就跟北投跟烏來的溫泉一樣,有更衣間/各種溫泉池/桑拿,以及需要額外付費的按摩等。溫泉外面都還有舒適的休息區,甚至提供餐點。

3. 露營料理相對簡單

紐西蘭露營車很流行,雖然車上有簡單的廚房,但是大多數的人還是會利用營地的廚房,裡面電爐/微波爐/烤箱一應俱全。日本的廚房比較簡單,只有洗切菜跟BBQ。我們這次沒有看到日本露營客使用BBQ,甚至我們根本沒看到他們在做菜,大家的客廳帳(很多人甚至沒有客廳帳)最多就是煮水。這麼多天下來,廚房桌跟焚火台只有看過一次。

[圖]銀髮夫妻輕巧的露營方式
IMAG0985

所以,在日本跟紐西蘭到了傍晚營地並沒有像台灣四處飄香,反而安安靜靜。紐西蘭都在餐廳裡,而日本都在外面解決了。畢竟日本實在比紐西蘭方便的多,公園露營場一出去便利商店還是挺多的。我們也都是在外面解決晚餐,畢竟日本還是美食天堂,露營不能荒廢美食呀。

[圖] 在車上吃早餐
IMAG0970

我們在去北海道前也去過東京大阪這些地方,北海道因為幅員遼闊以及人口稀少,建築物的興建方式有很大的不同,反而跟西方國家有點相像。

4. 意外的族群:銀髮族與重機騎士

一路上讓我意外的是,有很多銀髮族與重機騎士。銀髮族有老夫婦,甚至是老公公單獨出來露營。日本確實已經進入高齡化社會,這點在北海道特別明顯。老夫婦的露營通常也蠻簡單的,他們多半是開小小的得利卡,住宿都在車上,再搭配一個簡單的客廳帳。

重機騎士則更是特別了,他們的帳篷/睡墊/睡袋就綁在機車後面,多半使用露營場的Free Site,還好日本露營場的草地保養真的很好,我想他們的小帳篷應該還是很舒服的。也因為Free Site沒有水電,他們使用的爐具通常很小,也很流行用瓦斯燈,這個也可以從露營用品店的擺設可以看出來。

[圖]重機騎士團
IMAG0892

5. ETC與道之驛

北海道有兩條高速公路,分為稱為道央自動車道與道東自動車道。上這兩條路必須使用ETC,收費也不斐,我們道東道從帶廣走到新千歲就花了三千多日圓。但是這個錢還算有點道理,以道東道為例,中間真的是經過很多山,建了很多隧道,可以想像當初興建的辛苦。中間的休息站稱為PA或SA,設施相當完善,連廁所都是免治馬桶,不過並沒有商店。

[圖] 道東道PA/SAIMAG1141自動車道要收費,不表示非自動車道會很差。除了自動車道,還有很多免費的國道,這個跟台灣的省道類似,其實連標誌都一樣是藍色盾牌。美瑛富良野或是網走都只有國道可以走。路上的休息站稱為道之驛(商周有一篇文章稱為省道休息站),通常展示一些當地的特產,還蠻好逛的。由於北海道幅員廣大,幾天開車下又相對疲倦,後來我們幾乎每一個道之驛都是停下來休息一下,最後一天還在一間道之驛的停車場過夜呢。

[圖] 停滿過夜車輛的道之驛
IMAG1163[圖] 道之驛的商店
IMAG0895

在計畫旅行前,可以先查詢一下路上的道之驛,作為點與點中間的景點。

6. 露營用品

在日本買露營用品,比起在台灣便宜很多。Snow Peak 這家露營用品界的LV,就是來自日本,價錢比起台灣也便宜很多。以我們下手的旭川iGate為例,老闆給我們10% 折扣,然後我們也適用免稅,這些一來就比定價還少了18%,更別說這邊定價已經比較便宜。

[圖] Snow Peak店中店
IMAG0790

Snow Peak之外,Coleman這家燈具之王在日本也頗受歡迎。在北海道我們常常會經過一家叫做Homac的店,很類似我們的B&Q,每個城鎮幾乎都有一家以上。露營用品沒有專區,通常放在季節催事區。適逢進入秋季,露營季節即將結束,每家Homac都在出清存貨,我們也藉機撿了很多便宜,在台灣也算中高階的Coleman 跟 Captain Stag,我們入手了一些僅三千日圓左右的鍋具呢。

[圖] 敗家大合照
IMAG1245

來北海道露營應該都是露營的常客了,有機會的話更新一下裝備吧。

本篇發表於 露營旅行 Camping, 日本 Japan, 日本露營車 2014。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。

3 Responses to 2014 北海道露營車 Day 0 日本的露營文化與特色

  1. jaywiwi 說道:

    太厲害了 你的作品 我想全部考背起來 good

  2. joffe 說道:

    感謝你~這是目前看到最有資訊價值的北海道露營文!超讚~再次感謝你的分享!

  3. 引用通告: 2017 冰島露營車 綜合印象 | @ AW 的戶外旅行與美食生活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