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次有機會來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進行兩周的進修,覺得非常開心。如果不算之前公司的培訓(前公司在芝加哥近郊St. Charles有一個類似校園的培訓中心),距離上次在校園念書已經是十幾年的事,所以除了上課外,我更想多做一些以前在讀書時少做的事,譬如說在校園跑步、去健身房等等。
跑步
美國的校園是很重視運動的,以華大來說運動部門IMA有非常詳細的網站,也提供了相關的跑步訊息。沿著校園有一條主要的Trail,稱為 Burke-Gilman,這條步道由華大西南方進來,切過華大東邊,最後從宿舍區與 University Village購物區 (以下簡稱 Village) 東北邊去。所以,華大網站 因此建議了兩條比較短的路線,一條是UW Village與校園中心的跑法,一條則是沿著 Burke-Gilman,往北到 Ravenna Park,最後到 Green Lake。
因為涼爽的跑步時間主要在早上(溫度在20度以下,幸好有時差讓我每天都可以五六點起床),這兩條都不容易一次跑完,我跟我的同學是把以上的兩條路線分好幾次跑完:
(1) Green Lake : 從宿舍到 Green Lake 要跑5K,所以我們後來都都搭公車去,搭公車回來,5:30出門的話大概可以在7:20回來洗澡趕上8:00的課程。繞湖一圈大概是4.5K,路上很多跑步的市民,有點像東京皇居一樣。湖上可以游泳、划船等,不過早上來時都沒有開。這邊的風景非常漂亮。
(2) Ravenna Park: 當然我們也有從華大跑到 Green Lake,途中會經過 Ravenna Park,這個公園雖然小,但是有很高的樹。比較困難的大概是這個路線的上坡比較多,挑戰性很高。
(3) UW East Campus: 華大的東校區是一望無際的運動區,從美式足球場、籃球、棒球、網球、田徑、健身房、划船、高爾夫練習場一應具全。這條路線是先從 Burke-Gilman 經過 Village,再從東校區的運動區跑回主校園。
(4) UW West Campus: 這條是從 Burke-Gilman 往南,經過校園的主軸線(這條主軸線是對準雷尼爾山建立),再從校園西區跑回來。校園的主軸線的南方就是電車華大站(此稱為LINK),接下來是噴水池以及古社古香的建築群。雖然美西的建立比較晚,但是華大的歷史已經超過 150年了,所以早期的建築物還是像美東般很有歐洲風格。
(5) UW South Campus: 這條不是學校建議的步道,不過最後一天我們想說反正隨便跑沒關係。我是繞學校南邊的醫學院,最後從 University Bridge 跑回來。這邊跟東校區一樣,有很多的水上活動,一大早就已經有人在划船了。
高爾夫
學校裡有高爾夫球練習場還讓人頗為驚訝,不過後來發現華大的高爾夫球還頗為興盛。本次為台灣出賽奧運的 CT Pan (看了這邊的校園刊物才知道)是華大畢業,宿舍裡也有青少年的高球培訓班。高爾夫球場的收費頗為親民,一桶球的要價僅要$2-3之間(球桿租借也幾乎免費)。相對於台灣練習場多是塑膠草皮,這邊的草皮都是天然草皮,尤其是附設的推桿區的草坪更是平整。我們旁邊球道韓國女生正在練一號木桿,超級厲害。
划船
早就聽說華大的划船很不錯,划船區就是東校園的體育館旁邊。細說划船其實有兩種,一種是 Canoe,一種是Kayak,分別聽同學說主要是船槳的差別。在華大的是 Canoe,Kayak則是要到南校園附近才租的到。租借的費用是以小時以船計費,我們兩人一艘划了一個多小時,每人價格還不到$10,相當實惠。
我們主要是沿著岸邊往北邊划,經過校園後很快會到住宅區,這邊的有錢人真的在家後面就是自己的碼頭,在傍晚期間住戶們或是在岸上休息,或是下水划船,非常悠閒。整個划船我們大概划了四公里,雖然是陽光正強的下午五點,但是在湖上還是相當舒服。
健身房
作為校園的短期住宿,我們可以用日租(是狀況$6.75或$9.75)的方式進入健身房。這個健身房是採用會員制,即便是在早上也是很多使用者。美國就是這點有趣,在路上的胖哥胖妹可能完全不運動,但是在健身房或步道上的運動者也是不少。這個健身房包括游泳池、多功能運動場(籃球排球區)、重訓區、心肺區(跑步區),設施相關完整。
其他
校園裡其實還有很不錯的圖書館與美術館,還有類似社團活動中的HUB。我花在這些地方的時間不多,但是圖書館還蠻值得一提的。這邊的圖書館,有一個類似霍格華茲的場景,在這邊讀書真的會很有感覺,我們還真的有同學來這邊打報告呢。
最後,我要謝謝我的好哥們Rick,他也兼跑友/球友/船友,還好有彼此互相激勵,我們才能Study Hard(?)與Play Hard,每天早起享受校園時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