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在達姆城 Darmstadt 與 哈腦 Hanau 都有據點,不過在 Darmstadt 沒有這麼大,這裡主要是著名的 Merck Town。許多同事住在 Darmstadt 然後到 Hanau上班,反正都是大法蘭克福區。一位住在 Darmstadt 的同事邀約我去那邊看看,他在當地長大,又在那邊的分公司工作了20多年,說想帶我了解一下這個城市。
Darmstadt原來來頭不小,歷史上黑森大公國的首都,在二戰前其實不比鄰近城市小,不過二戰摧毀一切,後來發展反而沒有鄰近的威斯巴登或法蘭克福好。
黑森大公國(德語:Großherzogtum Hessen und bei Rhein),全稱黑森和萊茵河畔大公國或黑森和萊茵河左岸大公國,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個伯爵領地和大公國。1567年,黑森伯國一分為四,分出黑森-達姆城伯國。1806年後,黑森-達姆城伯國被提升為黑森大公國,從1871年至1919年它是德意志帝國中的聯邦國之一。
路德維希大公家族在 Darmstadt市區有城堡,在郊區則有獵宮 Jagdschloss Kranichstein,竟然還有人寫了 Wiki 頁面。
Jagdschloss Kranichstein是一個前狩獵小屋(Jagdschloss),位於達姆施塔特北部的克蘭尼斯坦區(Kranichstein)。它最初由黑森-達姆施塔特公爵喬治一世建於1578年。這座城堡是德國少數倖存的巴洛克狩獵小屋之一。這組建築闢為狩獵博物館(Jagdmuseum)、酒店和餐廳。
在一個建築公司買下變成餐廳與酒店後,同事與我得以在這邊喝個啤酒。這個餐廳 Restaurant Kavaliersbau 本身也是米其林星級餐廳。
旁邊其實就是腳踏車道與步道,森林覆蓋率很高,同事也常常使用。
第二個景點是蒂爾德高地 (Mathildenhöhe),竟然也有 Wiki 頁面。
達姆施塔特藝術家村,位於德國達姆施塔特的瑪蒂爾德高地(Mathildenhöhe),是一組青春藝術風格的藝術家們生活並工作的建築群。藝術家村由黑森大公創立於1899年。他的座右銘是 Mein Hessenland blühe und in ihm die Kunst 我的黑森繁盛,藝術在黑森也繁盛。他希望藝術和商業相結合,為他的國家提供經濟來源。
這個高地有一個五指頭形狀的建築物,目前正在申請聯合國世界遺產,可能在2020年就會通過。正如前面說的,這附近的建築物也特別有設計感,TU Darmstadt 的工業設計學院也在這邊。
這邊另外一個有名的是東正教教堂 Russische Orthodoxe Kirche der hl. Maria Magdalena Darmstadt。黑森大公與俄羅斯沙皇關係不錯,末代沙皇在1894年在聖彼得堡冬宮娶黑森大公國的維多利亞·愛麗絲·海倫娜·路易絲·比阿特麗絲郡主(Victoria Alice Helena Louise Beatrice)。二人於一個婚禮上彼此一見鍾情,尼古拉二世也多次來到 Darmstadt,這個教堂就是尼古拉二世送給Darmstadt的。
第三個景點回到 Darmstadt 車站,同事帶我到車站旁邊一個延伸的建築物,這就是為了沙皇特別建立的月台。沙皇的火車只在這邊停。
目前已經是餐廳 4 Cani Darmstadt。
同事特別情商服務員想到當年沙皇的迎賓大廳看看,其實就在沒有開放的地下室,目前偶而有活動才會開放。
車站本身雖在經過二戰洗禮,但是還是恢復到舊式建築。車站對面也盡量復舊,車站的斜對面就是以前沙皇待過的行宮,目前是餐廳。因為是 Jazz之夜,非常熱鬧,也是今天晚上吃飯的地方。
非常感謝這位知識淵博又好客的同事。
引用通告: 德國全邦全攻略 | @ AW 的戶外旅行與美食生活